印度尼西亚CITU与JILAF联合举办劳资关系与劳动政策(IR)研讨会
8月29日至30日及8月31日至9月1日间,日本国际劳动财团(JILAF)与印度尼西亚工会总联合(CITU)在印度尼西亚的中雅加达行政市和万丹省西冷市,联合举办了劳资关系与劳动政策研讨会。各加盟组织领袖等6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大家齐唱了国歌和工会会歌后,JILAF矢木专务理事及CITU的Ramidi事务局长进行了致辞,向全体参加者介绍了本研讨会的主旨与目的等。
在讲解部分,首先Ramidi事务局长以“印度尼西亚的劳资关系和工会的现状”为题,发言道:“印度尼西亚的平均工资在东盟各国中排名靠后,国内有约700万名失业者。社保参保率也较低,现在处于无稳定雇用、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护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会组织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时的组织率为12%左右,特别是CITU工会成员人数于2017年达到峰值,约为178万人,而现在已减少至约60万人。”随后指出了今后5年间的重点目标,即①加薪、②完善社保、③扩大组织、④年轻人参与工会活动等,并提出应优先开展相关活动。
接下来,矢木专务理事围绕①关于日本的团体交涉和劳资协商、②联合针对组织化的相关措施、③联合针对非明确雇用状态以“Wor-Q”为主所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了讲解。参加者们提出了“在劳动条件谈判日趋不利的背景下,工会应如何参与团体交涉?应在劳资协商和团体交涉中花费多少精力?联合和日系企业劳资双方是否开展协作?”等问题,JILAF酌情进行了回答。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以“为构建强有力的工会,当下应采取哪些举措”为主题,经营者团体、工会和JILAF分别进行了发言。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经营者协会(APINDO)代表提及数年前曾访问JILAF本部并交换意见,同时发言道:“必须基于创造就业综合法来增加雇用。对于劳动者而言,创造就业综合法并非全是不利变更,它也包含有利变更。今后,应由政劳资三方深入确认创造就业综合法是否有效,即投资和雇用的转变。另一个重点是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级劳资协商不应局限于创造就业综合法。从制定经营计划的阶段开始,劳资双方便进行沟通,明确利益及其分配,这是我在日本学到的经验。总之,形成企业级劳资双方协商态势及开展相关启蒙活动非常重要,除了劳动者外,经营者也需要这样的启蒙活动。对于用工方而言,部分工会活动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开展启蒙活动时应强调其益处。”
第2日,CITU围绕“作为全体劳动者权利的劳动者保护与社保的可达性”,提到了社保制度的现状,非正规部门劳动者的参保率为0.2%,甚至连正规部门劳动者的参保率也仅有38.5%,随后强调作为工会,除了针对制度设计的欠缺和改善而积极参与政劳资协商外,还必须开展针对劳动者的启蒙活动。
此外,关于“工会推进女性与青年劳动者组织化的意义”,CITU加盟各产业代表进行了讲解,围绕组织化的目的与要点,谈及了ILO的核心劳动基准,同时发表见解称:“组织化并非单纯增加工会成员人数的举措,而是指包括现有工会成员在内,让全体工会成员积极活跃的举措。仅特定人员作为干部持续开展组织活动的状态与工会整体活跃化相去甚远。现有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培养接班人的意识。此外,民主组织是指无歧视组织。为确保女性组织化,签订女性保护相关劳动合同极为重要。女性问题并非只是女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闭会致辞中,矢木专务理事发言道:“希望大家务必将本次学到的知识与见解运用到职场中。构筑建设性劳资关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希望大家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接下来,CITU的Ali副会长致辞道:“印度尼西亚的劳动者地位正在不断下降。包括构筑劳资关系和组织化及其它举措在内,希望各工会发挥创意,积极开展相关活动。”随后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