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防患劳资纠纷研讨会召开
2021年10月20日(周三),JILAF以“确立建设性劳资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者生活稳定”为主题,以在线方式召开了防患劳资纠纷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菲律宾工会代表、政府代表、孟加拉国工会代表、用工方代表、JILAF泰国事务所代表、日本工会相关人员、企业相关人员、学者与研究人员等共计60人参会。
作为主办方,JILAF南云理事长发表致辞后,菲律宾及孟加拉国人员围绕包括劳动形势在内的劳资纠纷现状和防患举措的相关课题进行了报告。
【发言概要】
<菲律宾全国工会(NTUC Phl) >
在菲律宾,每个事业单位或企业设有工会,但设有工会的企业的比例于2018年降至6.3%。其中签订了劳动协约的占98.1%,2018年时工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35.5%。
为判定工会的代表人性质,菲律宾企业会召开认证选举,只要过半数员工投票,其工会的代表人性质就能获得认可,而在此过程中,用工方无法进行干涉。但在判定工会的代表人性质的过程中,不正当劳务事件也时有发生。
只要劳动者一方提出团体交涉的要求,用工方就必须给予响应。团体交涉陷入僵局,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便会引起纠纷,作为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法,可通过劳资双方间的劳资协商会和投诉处理机构解决纠纷,若劳资双方无法解决,则需要由国家层面的中央斡旋调停委员会进行调停。若依然难以解决纠纷,则需要采取强制仲裁,由劳动雇用省或中央劳资关系委员会等国家层面的机构进行调停。
1990年代,菲律宾也曾发生过罢工和停工,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几乎消失,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罢工便能在劳资双方间解决纠纷。
<菲律宾劳动雇用省 劳资关系局>
菲律宾总人口为1亿900万人,其中69%(7,500万人)为15岁以上的生产力人口,即所谓的劳动人口。现在,处于“被雇用”或“求职”状态的劳动力人口为4,880万人。由此可计算出劳动力率为65%。而劳动力人口中有4,510万人为就业者,其中2,110万人在私人部门工作。另一方面,现在失业者人数为370万人,雇用率为92.3%,失业率为7.7%。
为解决劳资纠纷,要经过好几个流程,但首先要强调的是,人们必须遵守劳动法并回避纠纷本身,即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无法回避纠纷时,有3种解决方法:自主解决、劳资委员会 、投诉处理。
劳资委员会 是劳资协商的平台,从体制上来说,是由劳资双方成员定期召开会议,通过沟通来解决纠纷。投诉处理就是不服申述的流程,这种体制必须包含于劳动协约之中。由此雇员可在不用担心被报复的前提下进行不服申述,劳资委员会以公正迅速的应对措施防止细微的意见相左演变成重大纠纷。但如果在职场层面上无法解决纠纷,就需要第三方介入,首先要进行任意仲裁,然后进行斡旋和调整。
劳动雇用省为预防纠纷,通过劳资关系局开展劳资教育项目和面向即将毕业学生的讲座等各种项目。
<ITUC孟加拉国协议会(ITUC-BC)>
在孟加拉国,纠纷解决机构分为调停、仲裁和裁定这3个部门。在劳资交涉中,由被选为交涉代理人的工会提起诉求,并将纠纷相关书面文件提交至管理层。此外,用工方提起诉求与进行交涉的程序同样也有明文规定。劳资间交涉进展不顺利时,可由相关人员请调停人进行调停。若调停不成立,调停人可催促当事人将纠纷交由仲裁人进行仲裁,当事人同意后,向仲裁人提出申请,仲裁人在30日内作出裁定。仲裁人将裁定结果发送至当事人及政府。此外,仲裁人的裁定具有终局性,当事人不得再进行不服申述。也可不选择裁定的方式,而是进行罢工或停工,或通过劳动法院来解决纠纷。
2006年劳动法修订后,由相同人数的劳动者代表和用工方代表构成的劳资间机构“参加委员会”开始介入劳资纠纷,提供了可尽早解决劳资纠纷的手段。参加委员会的劳动者代表由工会指任,无工会时,由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劳动者进行选任。
现在,孟加拉国大多数劳动者依然未加入工会,其结社自由和团结权受到限制。政府、用工方、工会以及最重要的普通劳动者等所有当事人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实施交涉后达成的协定。
<孟加拉国用工方联盟(BEF)>
1980年左右,纤维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但基础设施和劳动者的软硬技能却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脚步。当时,拉纳广场倒塌事故震惊全球,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孟加拉国必须采取针对劳动条件、劳动安全与卫生、职场环境及其他要素的各种对策,相关举措得以迅速推进,平均工资也在9年间提升了200%以上。
2006年劳动法修订后,劳动者加入工会的权利和用工方加入团体的权利均得到认可。此外,以工会身份注册时,要求被雇用劳动者的20%以上都是工会成员。
发生极其重大的纠纷时,可进行罢工或停工,但法律规定必须获得过半数(≥51%)工会成员的同意,并在数日前提前通知。此外,罢工或停工持续30日以上时,政府可介入,但至今20年内尚未发生持续4日以上的罢工。
2020年发生了593件劳资纠纷,其中264件均为纤维产业相关纠纷。现在,孟加拉国有8,728个注册工会,有191个来自不同行业的联合会,有34个全国规模联合会,还有2,129个来自各职场的参加委员会。参加委员会是指,在各职场中为解决纠纷而由管理层和劳动者双方构成的委员会。这样的委员会对管理层来说也是大有助益。
孟加拉国用工方联盟通过双方协商或三方协商来促进劳资关系的改善,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并参与制定。该联盟针对加盟企业开展培训,除了加盟团体外,还考虑围绕劳资关系和法律解释提供支持,以促进国家整体的劳资关系改善。
随后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答疑。
【答疑】
① 在各个国家,新冠疫情对劳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随着经济停滞,劳动者在雇用和工资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非正规部门劳动者陷入了悲惨的困境。虽然新冠疫情变成了阻碍工会组织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存在由劳资双方解决问题的事例。
② 在现状之下,防患劳资纠纷的优先课题是什么?
>优先课题是“在确保劳动者安全的同时,该如何开展经济活动”,针对这一课题,除了由劳资双方进行沟通外,加深对组织化和劳动法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③ 部分欧美国家已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义务化,请问对义务化有何看法?
>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关于义务化的意见却未得到统一。
④ 菲律宾劳资纠纷自1990年代后半开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劳动仲裁人的作用是什么?
>引入了和解与调停的流程。发生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时,劳动仲裁人介入并进行斡旋和调停,为防患和尽早解决劳资纠纷提供辅助。
⑤ 拉纳广场倒塌事故后,可以看出劳资关系已得到改善,但在新冠疫情中,劳资双方的沟通是否有效?
>我们认为拉纳广场事故后的劳资关系改善也有助于新冠疫情下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