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CITU/JILAF劳资关系与劳动政策(IR)研讨会召开

10月26日与27日,JILAF与印度尼西亚CITU以在线方式联合召开了两次“劳资关系与劳动政策(IR)研讨会”。共77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首先,JILAF南云理事长与CITU事务局拉米迪局长进行了会前致辞,向全体参加者说明了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和目的等。

接下来,JILAF矢木专务理事简要介绍了“联合为改善政策与制度所采取的举措”、“劳动政策审议会(三方构成)”及“联合对政治的影响”,围绕“基于日本政劳资对等关联性的三方构成”、“日本工会发挥的社会性作用的大小”等进行了说明。随后又介绍了日本的新冠疫情现状、有助于维持雇佣和持续开展事业的各种对策、以及工会与这些要素的关联等。参加者提出了“联合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如何?”、“日本的最低工资制度是怎样的?”、“政府在审议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日方对10月5日议决通过的印度尼西亚《创造就业综合法》如何理解?”等问题,JILAF酌情进行了回答。

随后,CITU伊斯旺副会长指出:《创造就业综合法》中有不少让劳动者难以接受的内容(例如: ①退职金减少、②外籍劳动者雇佣增多、③最低工资计算方法改变、④合同工雇佣期间延长、⑤外包对象行业种类增多、⑥每日加班上限时长被延长、⑦只需满足更少要求便可解雇等)。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工会应积极采取应对行动。

在专题讨论中,劳动领域专家因多拉萨利女士围绕该法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可以认为该法案被议决通过的背景之一便是工会的社会性影响力下降。工会必须进一步开展人才培养和战略构建等综合性活动,工会(国家中心)之间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协作,转变为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存在。单靠罢工难以获得实效,这一点令人担忧。”另一方面,JILAF齐藤副事务长再次介绍了日本的三方构成,提出了相关意见:“期望印尼方能对该法案内容上的问题点加以明确,与印尼国民广泛探讨这些问题,听取工会成员和国民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开展政劳资三方协商。”参加者提出了“今后与政府交涉时是否有余地?”、“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三方协商机制有哪些不同?”等问题,JILAF酌情进行了回答。

随后,CITU公关局发表了主旨讲义:社交媒体是展示工会存在的手段之一,通过在参加者所属的各个工会(按企业分类)中有效运用社交媒体,可促进工会活动活化,提升工会成员对工会的认知度,进而提升组织率。

最后,在印度尼西亚工会面临巨大课题的这一背景之下,本次在线研讨会得以成功召开的意义非凡,这一点得到了全体参加者的肯定。随后闭会。

参加者情形